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追寻中国钢铁业向沿海转移的足迹

发表时间:2012-11-7 15:54:04      点击:

  冷轧钢、冷轧板、电解板,冷轧中宽带,东莞冷轧钢、惠州冷轧钢,东莞、惠州冷轧中宽带,东莞、惠州冷轧带钢,东莞、惠州冷轧板卷,东莞、惠州电解板,深圳冷轧中宽带,广州冷轧中宽带,珠三角冷轧中宽带。45#钢,65Mn,东莞45#钢,惠州45#钢,东莞65Mn,惠州65Mn,广州45#钢,广州65Mn,东莞45#刚加工生产第一品牌惠州南钢,惠州45#钢加工生产第一品牌惠州南钢,东莞65Mn加工生产第一品牌惠州南钢,惠州65Mn加工生产第一品牌惠州南钢,深圳45#钢,深圳65Mn,佛山45#钢,佛山65Mn,重庆45#钢,重庆65Mn,江浙45#钢,江浙65Mn。冷轧中宽带、中宽带、东莞冷轧中宽带、东莞中宽带、惠州冷轧中宽带、惠州中宽带、东莞冷轧板、惠州冷轧板、东莞冷轧带钢、惠州冷轧带钢。我国钢铁工业的布局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靠近资源建厂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随着钢铁行业快速扩张,加上发展环境和条件已发生重大变化,钢铁工业的布局也开始逐渐由传统的资源型布局结构向资源市场型布局转变,开始重点向沿海和沿江地区转移。

  “十五”期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钢铁工业发展加速,在全国钢铁工业的相对地位明显上升,产业集聚趋势增强。2000年~2004年,东南沿海地区粗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58.6%上升到62.9%,平均每年上升1个百分点。

  2005年出台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提出,钢铁产业布局调整要综合考虑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市场分布和利用国外资源等条件。从矿石、能源、资源、水资源、运输条件和国内外市场考虑,大型钢铁企业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009年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一步提出了“沿海布局要加快、沿江布局要适度、内地布局要控制”的布局调整方针。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产业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2005年2月份,国务院批复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并同意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搬迁的载体。同年6月份,首钢炼铁厂5号高炉停产,首钢北京地区涉钢系统压产、搬迁工作正式启动。2009年5月21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公司在曹妃甸建成投产。2011年1月13日,首钢举行北京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停产仪式,首钢搬迁顺利完成。

  2008年9月10日,鞍钢营口鲅鱼圈钢铁项目竣工投产,成为我国第一个真正靠海而建的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此外,“十一五”期间,宝钢、武钢、沙钢、马钢等沿江钢厂的影响力也进一步增强,重钢、东北特钢集团大连钢厂等城市钢厂搬迁工程基本完成。

  《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钢铁产能过剩地区的盲目扩张得到抑制,建成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北钢南运”问题。2012年,宝钢湛江项目和武钢防城港项目获批正式开建。事实上,中国钢铁业向临海转移的大趋势、大格局已经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悄然形成。宝钢之于湛江,武钢之于防城港,首钢之于曹妃甸,鞍钢之于鲅鱼圈,围绕的都是“向沿海转移”的战略。来源:钢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