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钢市“金九”失色 “银十”能否重现光辉

发表时间:2014-10-16 8:50:32      点击:

  日前有报道指出,上半年,重点统计钢企的钢材销售结算价格降至3212元/吨,相当于每斤1.6元,与超市白菜价格相差无几;8月末,钢铁协会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已跌至90.63点,为2003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9月份,我国钢铁行业整体延续8月跌势,处于单边下行态势,且9月下旬跌幅再次扩大,并刷新4年来的最低水平。根据生意社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9月30日钢铁指数为792点,创下周期内的历史新低,较2013年2月21日最高点1053点下降了24.79%。10月1日,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相关报告显示,9月份国内钢铁行业PMI指数为43.6%,较上月下挫4.8个百分点。这一指数已两连降,并创出7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连续5个月保持在50%的荣枯线以下。

  “金九”失色

  “银十”能否重现光辉?

  对于很多行业而言,“金九银十”通常被看做是行业的传统旺季,钢铁业自然也不例外。然而,9月的钢铁业非但没有达到全年的钢市交易高潮,却迎来了型钢市场的“寒冬”。据以往经验,一段时间的低迷趋势终会迎来上行之势,9月份本应有一定的上涨,但近期的行情持续下跌并加速后,多数业内人士信心受挫。那么所谓的“银十”能否出现行情逆转?

  “10月份出现大幅逆转的可能性不大,目前钢铁业基本面仍没有明显改善,虽国庆期间,原料市场价格有所上涨,且带动下游成品材市场窄幅回升,但市场整体成交仍显不足。9月钢价虽然延续下跌趋势,但较前几月跌势已有所放缓,10月份钢价再次下行阻力已较大,且近期钢厂已出现自主减产行为,若10月有利好刺激,不排除钢价或有止跌回升可能”。中宇资讯钢铁分析师张沙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近期钢厂减产检修有所升温,但尚未出现大面积停产现象。虽然多数人在继续期待政策面的向好和下游开工,但是不难发现资金已成为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国家更多的通过募集民间资本的方式来为资金解渴,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这个方针还会继续。既然是结构调整,就会有牺牲,作为已经进入过剩行列的钢铁、金属来说,大行情的转变短期不可能来临,尤其是期螺RB1501跌至2507元/吨,较年内高点跌1108元/吨。10月份的行情,不能用金银来判断,可以预期小涨行情的出现是市场超跌的一种底部整理而已,持续时间可能不会超过一周”。卓创资讯钢铁分析师毕红兵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前,整个钢市行情弱势运行,钢坯市场后期无利好支撑,仍将弱稳运行。从原料市场来讲,原料市场铁矿石也因为钢厂采购积极性低,供强需弱现象依旧存在,以及钢厂方面低库存操作的影响,也将持续弱势。此外,资金面偏紧,宏观层面也无提振市场信心的利好政策传来,预计10月份的钢材市场仍将处于弱势运行阶段。

  其实,对于钢铁业的疲软走势,不得不提房地产。房地产业的发展对钢材市场的影响相当大,是钢材市场的百分之五十的需求来源。据统计,1月至8月房地产市场运行数据显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3%,降幅比1至7月扩大0.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下降8.9%,降幅比前7个月扩大0.7个百分点。从以上客观数据折射出,当前房地产业正处于愈发萧条的阶段,尽管大多数城市已取消或放松限购政策以挽救当前房地产的低迷情形,但不难发现这些政策对房产业刺激作用微乎其微。房地产的萧条,使得整个钢市需求进一步放缓。

  毕红兵指出,8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4.79,比上月回落0.03点,8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跌幅1.2%,延续了5月份开始的下跌态势,且跌幅明显扩大,创近10年最大。房地产行业进入了自2008年以来的最低点,钱远比以前难赚,房企的苦日子正在到来。目前全国仍在执行限购的城市仅剩北、上、广、深圳及三亚五大城市。三亚更是节前准备取消限购,节后继续严格执行,“烟雾弹”的出现给钢铁市场带来了一定遐想空间。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对钢铁业的未来都抱悲观态度。济南荣达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龙表示,8月以来国内钢市再陷深跌,尽管9月中旬以唐山钢坯为代表的现货市场小幅拉涨,但在需求持续冷淡的情况下,钢价反弹之势迅速“夭折”,钢材库存增幅明显。在曹龙看来,现在钢价应该是跌不了多少了,10月份钢市应该会触底反弹。

  生意社钢铁分社社长何杭生指出,国庆节后,钢厂的减产行情将逐渐展开,所以在供应减弱和社会库存基本逼近5年来最低点预期下,以及10月短期的旺季需求利好刺激下,钢价跌势减缓行情将出现,止跌企稳指日可待。

  钢铁出口

  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伴随着国内钢铁需求的萎缩,不少钢厂将目光投向海外。2014年前8个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5683万吨,同比大增35.4%,其中,5月份以及7月份钢材出口量分别为807万吨、806万吨,突破了800万吨的关口,为单月出口新高纪录。业内人士表示2014年钢材出口超出预期,预计全年出口量将创新纪录。

  兰格钢铁网分析师张琳表示,2013年中国保持全球最大钢材出口国地位,总计出口钢材6150万吨,比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出口量多出将近2000万吨。目前看来,2014年国内出口钢材数量上肯定要高于2013年。在产能居高不下的形势下,钢铁出口再次被重视,国内已经逐渐加大钢铁出口的力度。

  2014年是钢铁业出口高峰年,发展中地区如中东、非洲、东南亚以及东欧,将是中国钢铁业今后出口的主要地区。然而,钢铁走出国门就能挽救当前的市场吗?

  张沙智指出,虽然2014年钢材出口大幅增长,但对于国内钢材整体产量来说,并不算太多,且对于钢价的影响有限,这个通过2014年钢价持续下行就可以看出,所以说将钢材的出口看做是国内钢铁业的救命稻草并不现实,国外市场是需要开发,但若想国内钢铁业彻底回暖,更应从国内市场需求入手,从自身行业结构入手,而不是更多的迁就于国外市场。

  毕红兵表示,从长期来说,出口不会成为国内钢市的救命稻草。毕竟,各国都在努力发展自身的钢铁业和基础建设,尤其是在国际经济复苏后,各国更加重关注本国的工业发展。

  而且,随着钢铁出口的激增,问题也就随之而来。由于我国当前在出口钢材所占的优势主要还是因为产品价格低,因而部分钢企在出口退税上做文章,实行“潜规则”以获得更高利润,这也成为把柄,进而加大双反压力,增加贸易摩擦。例如部分出口企业在普钢中加入硼元素,改头换面成合金钢产品出口,并由此享受出口退税的“潜规则”就很容易成为把柄。

  对于钢材出口,首先必须要解决贸易摩擦问题。国内出口钢材平均售价相比进口钢材低了很多。而且中国一直受困于贸易摩擦问题。主要是金融危机以来,国外钢铁市场普遍萧条,国外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反倾销案例频发。

  钢企想要继续在出口上获得利润,必须要转变出口理念,不能一直以价格为优势,要主动提升自身的产品规格和质量。现在看来,想要继续在出口上获取利益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ISA)副秘书长迟京东对路透表示,中国2014年取消退税等出口刺激政策后,明年钢铁出口可能减少。迟京东在莫斯科出席国际钢铁协会大会时称,2014年中国钢铁出口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政府的政策倾斜,包括某些钢铁产品享受退税优惠。中国不打算大幅增加钢铁出口,估计明年的出口将比2014年减少。

  2014年我国或将保持全球最大钢材出口国地位。如果明年出口刺激政策取消,钢材出口将受到影响,而且钢铁产量不变,内需若延续低迷的情形不改,那么钢价跌势将更难控制。

  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刻不容缓

  当前经济数据出现下滑,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25.6亿元,同比下降0.6%,而7月份同比增长13.5%。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330.4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比1-7月份回落1.7个百分点;1-8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个行业同比下降。在这样一个整体环境下,对于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来说自然是更为痛苦的。

  最近,有“钢铁业崩溃是楼市崩盘的前兆,中国经济开始残酷淘汰期”的观点在网络和微信中传播扩散。对此,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认为,“调整论”比“崩溃论”更符合中国实际,我国钢铁业经过5年左右的结构调整和再平衡后,还要在转型升级中发展30至50年。

  现在判断中国钢铁业已经到达最顶峰为时尚早。当前钢铁业的任务是适应实体产业结构调整、上下游产业再平衡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改善和复苏的缓慢过程。因此,在三五年低谷期内,会倒闭一批企业,但钢铁业不会崩溃,而是经过调整后会更好一些。

  宋继军指出,美、日、欧等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来发展史证明,钢铁业在加速工业化过程中是重要的战略支撑产业,成为发达国家后,钢铁业仍然是重要的材料供应基础产业,仍需发展。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后期,中西部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很多农村还比较落后,完成城镇化至少还需要20年。因此,我国钢铁业经过5年左右的结构调整和再平衡后,还要在转型升级中发展30至50年。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当前,钢铁业下游需求多数已经饱和,由于产能过剩,各企业设备、产品、技术细节同质化,低端产品处于同一水平;同时高水平生产线定位未能实现差异化,低端、高端品同质化竞争激烈,产业集中度、钢材品种集中度低导致市场价格控制力弱,钢铁企业普遍进入成本高、效益低的困难阶段。如果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后果将不堪设想。

  毕红兵认为,钢铁行业一定要做好环保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国际铁矿石价格巨跌,有利于中国钢企进行技术升级。而成品钢材价格大跌,又倒逼中国钢铁行业的整合与淘汰落后产能,改善环境压力。

  近些年来,中国的环境压力非常严峻,而钢铁业及其整个产业链条,包括与其相联系的采煤、发电等对于空气、水、土壤的环境压力可想而知。而同样这些年来,中国钢铁业也在着力进行环境保护和利用淘汰落后产能等进行产能压缩。但是,中国的产能压缩实际上并未达到目的。2011年,中国粗钢产量占世界的45.4%,2012年则占全世界的46.3%。2013年中国粗钢产量同比增7.5%至7.79亿吨,占全球比重约48.5%。跟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虽然钢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强调了多年,却收效甚微。现在,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疲软,钢价低迷,外部成本高企,加上国内外宏观经济条件的约束,钢铁行业已经面临利润的冰点。如今已经到了必须要进行技术与产业升级,进行行业内的整合,发挥规模效益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