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神木借贷市场因煤而兴因煤而衰

发表时间:2013-8-23 14:36:41      点击:

  神木这座名不见经传的西部县城,曾是以农牧业、红枣业等为主要产业的“国家贫困县”,因涉煤领域的高额利润,一跃成为“中国百强县”,民间资本也因此迅速积累。但由于产业结构单一,投资渠道有限,再加上人们的逐利心理,大量民间资金进入到民间借贷领域,引发一系列危机。

  “黑金时代”借贷风起

  神木的民间借贷之风究竟是如何兴起的?当地一位企业老板陈先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借贷之风最初是从鄂尔多斯(6.93, -0.08, -1.14%)传来的。“2005年、2006年的时候,这边做生意的,朋友之间互相拿钱周转一下,从来不谈什么利息,都是帮忙的性质。2008年开始,风气就变了,互相借钱都要先讲好利息,好朋友、亲兄弟也是一样。”

  神木坐拥丰富的煤炭资源,探明煤炭储量500多亿吨。从2002年起,随着煤炭市场价格一路飙升,神木经济迅速壮大。

  神木县煤炭协会会长赵存发1992年开始以全村人入股的方式办集体煤矿。“2000年以前,煤矿还不赚钱,一吨煤也就能赚2元左右,那时农民生活也不好,全村400多口人,每户到年底分个2万至3万元而已。”赵存发说。

  但2005年以后,煤价大幅上涨,最高时每吨卖到过600多元,尤其是在2008年至2009年,村里的煤矿一年能赚1个多亿。“这么多年来,我们村家家户户在西安都有房,在神木县城每家也至少有2至3套房,手里的闲散资金都上千万。”他说。

  随着煤价高涨,神木的民间借贷之风也越来越浓。神木一位企业负责人说,几年前,煤价开始一路走高,炒矿之风随之兴起。“购买煤矿需要大量的资金,很多老板就以高额利息向社会融资,最初介入的人确实暴富。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将煤炭奉为“黑金”,迷信煤价只涨不跌,想方设法筹钱投到煤矿。“有很多人手里没钱,就抵押房产从银行贷款出来再放贷;有的开饭馆、小商店赚了点钱,也学别人高息放出去。”

  神木一位民企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以前煤炭是暴利,不管是炒矿还是倒煤,借贷的利息再高也有得赚。”据一位鄂尔多斯法院工作人员透露,曾有一个煤老板用40万元买下一个矿,搁置2年后卖了8000多万元,又过了1年,这个煤矿就卖出10亿元。得到钱以后,很多老板不知道投资什么,于是就选择高利贷。

  在神木的街上,几百万元的豪车随处可见,每隔几百米就有五星级酒店和高档商务会所,可见当地消费水平之高。“人们手里的闲钱除了满足个人消费,往哪里去?存在银行利率低、通胀高。很多人为了保值增值,就选择了放贷或投资。”榆林市一位政府负责人说。

  借贷繁荣昙花一现

  2005年,随着煤价的持续高速增长,神木人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在神木,许多人都习惯用现金交易,提着麻袋取钱、论斤分钱等现象非常普遍,几百万、几千万的现金流动并不鲜见。”神木县一位政府工作人员说。

  但由于通货膨胀和行政管制下的低储蓄利率,把钱存在银行的人越来越少。居民手中持有的大量缺乏保值增值手段的资金,在资本逐利本质的引导下,疯狂涌入民间借贷市场,神木街头巷尾的投资公司、典当行层出不穷,导致民间借贷市场出现昙花一现般的短暂繁荣。

  神木的一位杨姓民企老板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高增长下,许多神木人习惯了赚取暴利,根本看不上一元一元地赚“小钱”。不管是以三分、五分利放贷,还是把资金投到煤矿,回报率都是相当高,银行根本赶不上。

  “很多有钱人都没念过什么书,也没有投资头脑。有了钱除了放贷,也就是吃喝、旅游了。”上述杨姓民企老板说,“比如说乡镇的小宾馆洗一套床单被罩可以赚6.6元,本地人根本看不上这些小钱,结果外地人包下了,只需投资10多万元,一年就能赚到100多万元,而且还没有什么风险。”很多神木人从来不会想到投资快递、干洗、连锁餐馆,因为觉得这些都是赚小钱,不知道这些才是投资少、回报稳定的产业。他们只会盯着煤矿、房地产、高利贷。

  如果煤炭市场行情继续向好,神木的民间融资和非法集资暂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风险,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煤炭价格大幅下滑,煤炭暴利迅速消退,一大批煤炭及相关企业处于亏损停产状态,企业自身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锐减,甚至断绝,无力归还此前聚集在该行业的借贷本息。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很多人对煤炭的财富效应产生了幻觉,‘煤炭神话’在一些地区广为流传,人们对融资风险意识逐渐淡化甚至丧失,融资由熟人到陌生人,由‘一对一’到‘一对多’。然而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煤炭神话’破灭,财富幻觉消失,人们开始挤兑融出资金。”榆林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资金投向亟待引导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陕北神木等地民间大量闲散资金需有效引导,此次爆发的民间借贷风波折射出当地产业结构单一、民间金融存在体制短板等问题,亟待进一步规范。

  有分析认为,由于神木县工业70%以上依靠煤炭及其相关产业,产业结构单一导致抗风险能力差。

  对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建飞说,虽然是“百强县”,经济总量很大,但神木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却不高。除一些国企、央企外,地方经济实力比较弱,民企抗风险能力不强。因此,需要有资金实力的企业联合起来,在政府的引导下,投资一些未来具有发展前景,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比较大,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同时,有专家指出,神木民间借贷危机折射出我国金融领域体制、机制不完善,缺少有效监管。

  民间借贷危机凸显的一个矛盾是,一方面,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饥渴”,另一方面民间又有大量的资金找不到出路。据神木县政府测算,神木目前民间资金总规模在700亿元左右,投向亟待有效引导。

  四川国金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伟认为,民间金融的兴起与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有关,也与利率的市场化程度有关。他说:“利率市场化程度应提高,加强金融机构借贷的市场化水平。要逐步放开成立金融机构的行政许可条件,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机构做法律及政策的准备。尤其应完善现有村镇银行、农商行、地方银行等的公司治理架构,使其出资人或股东具有更高的社会化、大众化水平。”

  此外,有专家表示,我国对一些小型金融机构,近年已经开始放开,比如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乡镇银行等。但这些机构管理缺未跟上,对其经营的监管属于空白地带。从此次危机看,这方面有待加强。(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