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钢材去库存加速度 钢厂蓄意“增库存”

发表时间:2013-8-1 16:08:04      点击:

  工信部数据显示,在今年3月15日国内钢材库存达到历史最高的2252万吨,比去年最高点增加了351万吨,其中建筑钢材库存1432万吨,占库存总量的63.6%。之后,随着季节性消费增加,库存逐渐回落。截止到7月26日,全国主要城市五大钢材品种(螺纹钢、线材、热轧、冷轧、中厚板)的社会库存为1539.5万吨,较前一周(1572.9万吨)减少了33.4万吨,钢材社会库存持续19周环比下滑;较6月末,回落了151.52万吨。

  具体表现为:截至2013年7月26日,全国主要城市螺纹钢库存为654.83万吨,与去年同期(2012年7月27日)相比,下降47.64万吨,同比降幅为6.78%;全国线材社会库存量为153.92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34.23万吨,同比减幅18.19%。全国中板库存总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9.68万吨,同比减幅为18.96%。热轧、冷轧的库存总量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40余万吨、7.47万吨。

  “七月以来的这波行情,充分展现了中国市场之庞大,如此巨大的钢材存货,消化得几乎所剩无几。原以为去库存要到8月,但提前一个多月就实现了,而且还是在大批钢贸商都处于‘休眠’的状态下实现的。”一位业内人士就此指出,钢价、矿价在年内或很难再有大幅下调的空间。

  研究员也指出,尽管粗钢产量屡创新高,但今年以来,钢材去库存的力度,大于往年。特别是7月的一波行情,更进一步加快了钢材的去库存速度。截至7月末,全国主要城市五大钢材品种社会库存较今年的库存高点,下降了31.6%,为2008年以来最快。

  不过,在社会库存逐渐减少的同时,钢厂库存不断增加。中钢协的数据显示,重点会员企业钢厂库存量一直呈上涨趋势。7月上旬末,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为1275.24万吨,比上一旬增加7.39万吨,增幅0.58%;7月中旬末,重点会员企业钢材库存量继续攀升为1309.95万吨,比上旬末增加34.7万吨,环比增长2.72%。

  专家们普遍认为,钢厂的高库存一方面是由于随着近期价格的不断拉涨,有些钢厂有意控制或拖延向现货市场的发货量和发货速度。另一方面,也是产能过剩的直接结果。尽管钢材的社会库存连续数月下降,钢材市场供应压力正在减轻,不过整体水平仍然较高。专家们提醒业内人士,市场供需矛盾依然比较尖锐,应有针对性地安排生产和销售,积极适应市场变化。

  目前,钢厂直接备货,钢贸商去库存化业已成为常态。面对市场价格下降带来的风险,过去钢厂的做法或转嫁给协议户,或对协议户进行保值追补。现在,不少协议户已不愿承担或无力承担这份风险。有的钢厂开始直接按市场行情进行定价销售,也算是一步到位。 (钢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