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煤炭行业一年调整将何去何从

发表时间:2013-6-9 10:00:51      点击:

  冷轧钢,冷轧钢板,冷轧板,中宽带,冷轧中宽带,中宽带,冷轧板生产,冷轧板行情,冷轧钢生产,冷轧钢行情,冷板,东莞冷轧钢,惠州冷轧钢,深圳冷轧钢,东莞冷轧钢板,惠州冷轧钢板,深圳冷轧钢板,东莞冷轧板,惠州冷轧板,深圳冷轧板,东莞中宽带,惠州中宽带,深圳中宽带,东莞冷轧中宽带,惠州冷轧中宽带,深圳冷轧中宽带,东莞冷板,惠州冷板,深圳冷板。进入2013年,煤炭行业经历历时一年多的调整后,会何去何从?媒体上看到的评论多是是就价格论价格,就趋势论趋势,很少有人从全球化的视野、经济增长的逻辑和行业政策的调整一体化的方向去看待煤炭行业的发展。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国内煤炭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加密切关注全球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走向。

  一、全球经济运行环境和节能减排趋势对煤炭行业的影响

  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2011年除中国外整个国际煤炭市场需求低迷,经合组织国家煤炭需求同比下降1.1%。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利用将对传统煤炭产业造成冲击,尤以页岩气对美国煤炭行业的冲击为最。

  1、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将经历一个缓慢的复苏进程,对一次能源乃至煤炭的需求将长期徘徊于低谷;

  2、新兴经济体诸如印度、南非等受发达国家“无限量版”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正在陷入经济滞涨的泥沼,煤炭需求增速放缓;

  3、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突破),有效降低新能源开发的成本,导致可替代能源的大量使用,对煤炭行业形成较大的冲击;

  4、《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关于节能减排的承诺将长期抑制煤炭行业的扩张。

  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对煤炭行业的影响

  当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时,全球煤炭市场都在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新动向,寄望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能使煤炭行业摆脱目前的困局。这一点从2011年全球煤炭消费增长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2011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占全球煤炭消费的49.4%,消费增量占全球消费增量的84.4%。

  1、国内经济是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主体)市场经济模式,政府通过制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实现经济的扩张-收缩目标(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公布),因此,在既有的增长模式和财富分配方式下,政府有能力创造和增加市场需求(比如基础设施建设),以弥补居民消费不足导致的潜在产能过剩,影响钢铁、电力、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需求,进而影响煤炭行业的需求(事实上政府决定了煤炭行业的发展方向);

  2、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未来的城镇化目标决定了第二产业依然在未来经济总量中占据主要地位,煤炭需求依然处于增长阶段,但增幅受技术进步、节能减排政策影响会降低;

  3、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必然导致政府在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过度地倾向于国有企业,因此,企业作为微观经营主体,过度依赖政府资源(融资、审批、运力、垄断等),失去创新的环境,更注重发展壮大而忽视核心竞争力,即大而不强(西方企业是先强而后大),以至于煤炭企业在面对大的经济周期波动时,整体缺乏应对能力,进而对全行业形成冲击。

  随着国内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这种国家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向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过渡,行业内所有的企业将置于完全市场经济的竞争当中,这对于依赖政府资源优势的企业来讲,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三、国内煤炭行业的整体供需关系

  从全球范围看,煤炭储采比为112年,煤炭资源并非稀缺资源;从国内看,按照“十二五”末41亿吨计算,煤炭储采比超过300年。当煤炭行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时,必然引导全球资本向煤炭资源富集地区转移,这种资本的逐利性加剧产能的释放,对煤炭行业的供求关系形成冲击。今年国内煤炭市场明显体现这一特征,当国外煤炭大量涌进中国市场时,由于国内煤炭需求疲软,煤炭价格快速下降,行业利润加速回归。

  1、供应

  从煤炭供应能力来看,“十一五”末国内煤炭生产能力达37亿吨,“十二五”期间已经取得核准和尚未核准已实质开工的在建煤矿将持续投入,2011年国内煤炭采选业投资4897亿元,以此推算,到“十二五”末期煤炭采选业累计投资保守估计也将超过1万亿元,届时煤炭供应能力预估将达到60亿吨,远远超过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预计的市场需求。根据国资委内部发布的《中央煤炭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仅中央企业“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总规模已经达到10.53亿吨。

  2、需求

  根据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承诺,我国“十二五”期间制定的能耗下降目标为16%,按年下降3.427%;如果按照202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0%计算,“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按年率下降2.47%,届时万元GDP能耗降至0.60吨标准煤(2010年价格)。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和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的下降,“十二五”末煤炭需求约为41亿吨。当“十三五”末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从2010年的70.9%下降至65%,“十三五”末煤炭消费的增速将降至2.64%,实物煤炭消费量约为48.7亿吨;当降至60%时,“十三五”末煤炭消费的增速将降至1.77%左右,折算实物煤炭量为45亿吨。

  整体上看,国内煤炭供需基本面逐渐发生转变,再考虑到进口煤的影响,无论当前还是中长期看,煤炭行业的形势都不容乐观。

  四、国内产业政策导向对煤炭行业的影响

  1、新能源的推广和利用以及节能减排政策将对煤炭行业形成永久性的影响,其中包括煤层气、页岩气、风能、太阳能核能等;

  2、取消煤炭进口关税说明国家希望增加对境外煤炭的进口,减少国内煤炭的消耗,这种政策导向将长期挤压煤炭行业的扩张空间;

  3、制造业的西移将降低东部地区对煤炭的需求,减缓铁路运输的瓶颈压力,加上印尼、澳大利亚煤炭进口的冲击,国内煤炭价格也会面临较大的冲击;

  4、铁路网的进一步完善,将打破煤炭行业长期依赖政府资源(铁路运力)的盈利模式(超额利润),行业的利润空间将合理回归;

  5、煤电价格并轨一方面解除了煤价的上限,同时也取消了合同煤的保障,这说明煤炭行业潜在的产能过剩已经明显制约了煤价的上行空间;

  6、国家对煤化工项目实行审批限制,决定了短期内新型煤化工(煤制燃料、煤制原料)不会成为煤炭需求增长的突破口。

  从上述政策我们可以看出,煤炭行业面临着来自供需逆转、政策导向等各方面的压力,短期情况不容乐观;中长期来看,煤炭行业的完全市场化、城镇化进程的结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节能减排政策多重效应的叠加,会明显抑制煤炭消费的增速,如果“十二五”末在建矿井全部投运,煤炭的供需关系将完全逆转,届时也将成为煤炭行业的转折点。

  现在煤炭价格的企稳源于:一是煤炭资源整合大省现有整合矿井产能没有释放;二是国家能源局收紧煤矿项目的核准力度,2012年原定核准煤炭生产能力1.5亿吨,实际核准能力3670万吨,收紧煤炭供应的节奏。

  简言之,煤炭行业是“既有近忧又有远虑”。(新浪)